辛丑笔记——海洋新闻回顾

发布时间:2022-02-11 11:43:41 |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作者:安海燕等 | 责任编辑:周舟

人团圆是年,水团圆是海。

辞丑迎寅之际,不由想起2020年的春节。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常数”,叠加其他“变数”,海洋领域与各行各业一起,克服困难和挑战,向稳向前。

辛丑年,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陆海统筹持续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海洋经济平稳向好,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典型生态系统调查次第展开;海洋国际合作继续推进,蓝色朋友圈越来越广……

——在这里,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一系列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搭建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自然资源部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完成《“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并获国务院批准。规划明确“坚持陆海统筹,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沿海1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擘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在疫情“大考”中,海洋人接续奋斗,海洋经济保持平稳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快速恢复。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势头强劲,海上风电并网容量持续大幅上升,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累计并网发电超230万千瓦时,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已获得多项商业订单,海工装备制造业新承接和交付订单金额同比大幅提升。

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洋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海运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海洋船舶工业加快复苏,新承接海船订单同比出现翻倍增长;海洋旅游消费不断释放,市场逐渐向疫情前常态恢复。

2021年 6月 21日,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内,养殖工船与“深蓝一号”网箱对接。首批规模化养殖收鱼成功,三文鱼等深海鱼“游”入寻常百姓家。彭照军摄

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是完善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举措。2021年9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协议签约。这是“北东南”“浅海+深远海”布局下的首个试验场。同时,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也在加快建设。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持续多年,在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也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取得了一些重大技术突破。
2021年,自然资源部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举办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和重大科技成果路演,对接融资需求约33亿元,为海洋领域创业者们提供了讲述“海洋创业梦”、获得资本支持的平台。

——在这里,感受海洋科技的澎湃动力

星辰大海是征途。2021年7月29日,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5月19日,海洋二号D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四颗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三星组网”,成为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11月23日,1米C-SAR业务卫星(亦称高分三号02星)升空,该星是我国首颗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标志着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由科学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卫星升空,船行大洋。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5月7日,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雪龙2”船首次单船执行环南极考察任务。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船起航。2021年7月12日至9月28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2021年9月29日,“向阳红03”船起航,执行中国大洋第69航次科考任务。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概念图。黄埔文冲供图

海洋科考“新物种”也在2021年7月开始建造。这是一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在目标海区批量布放,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智能快速机动海洋立体观测系统”的水面支持平台。有望成为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认为,该船将使海洋观测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AUV(无人无缆潜水器)潜深万米水下畅游。2021年1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悟空号”全海深 AUV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4次超万米深度下潜。目前,“悟空号”AUV已具备不需母船伴随、支持,独立畅游万米水下自主工作的能力。
深海海底钻机刷新钻探深度。2021年4月7日晚,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海牛Ⅱ号”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将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投产后,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2021年 4月 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 60名海试科考队员,乘“海洋地质九号”船抵达作业区,执行 2021年南海海试航次第二航段任务。图为科考队员回收声学深拖探测系统。杨源摄

——在这里,有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

“双碳”目标,可谓是全年新闻的热词。蓝碳,即海洋碳汇,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也成为海洋新闻的高频词。

2021年6月8日,“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功签约交易。此前,该项目已通过核证碳标准(VCS)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红树林碳汇项目和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的完成。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守强摄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作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是蓝碳的“主力军”。在海岸带,植物生物量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

2021年8月13日~27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组织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调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黎安港开展。

珊瑚礁生态调查现场。南海局供图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积极挖掘蓝碳的“生力军”,组织实施了淤泥质海滩生态系统碳储量试点调查,旨在了解淤泥质海滩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情况和潜力。淤泥质海滩在一些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由于缺乏植被,淤泥质海滩的固碳作用一直被忽视。
同样曾被“忽视”的还有海藻场。2021年5月,南海局组织开展了首次海藻场生态系统试点调查任务,开展了对海藻场的业务化监测。
2021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自然资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为进一步摸清主要海洋资源家底,全国无居民海岛、沿海滩涂、珊瑚礁,以及红树林、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等基础和基线调查已完成。

——在这里,见证蓝色朋友圈的不断扩大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与国际经济等领域出现“逆全球化”不同,海洋领域的全球化势头依然强劲。加强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海洋的和平与稳定,始终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主流呼声,有力证明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倡议。
“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是联合国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议和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将对海洋科学发展和全球海洋治理产生深远影响。2021年1月,联合国“海洋十年”正式启动,其愿景是“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旨在“推动形成变革性的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连接人类和海洋”。其使命、愿景和目标与中国倡导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高度契合。6月8日,联合国“海洋十年”中国研讨会在青岛召开。这是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之一,也是纪念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研讨会是中国参与“海洋十年”的首场主场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围绕海洋综合认知科技创新、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对碳中和目标的解决方案、深海特殊生境发现等科学前沿和国内科学实践进行研讨,研提中国参与“海洋十年”的行动目标和实施内容。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21年10月11日~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作为大会重要成果,“昆明宣言”承诺,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主流化”到决策之中;加强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等。
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近年来致力于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2021年11月,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洋空间规划”为主题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洋空间规划培训研讨班“云”上举办。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潘新春讲述了“海上丝路”的新故事。
陆海相接处,万物皆有灵。2022年1月10日,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举办。论坛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由自然资源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30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为全球滨海地区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共享知识、经验和解决方案。全球滨海论坛由联合国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联合呼吁建立,聚焦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在这里,感受海洋的温暖与力量

服务经济社会需求,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海洋人责无旁贷。

不伤手的洗手液、隔离+抑菌的口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从海洋生物实验室走上工厂的生产线……这是来自大海的馈赠,也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果实。疫情期间,各级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涉海企业渡过难关,统筹疫情防控和海洋事业发展。

2021年 1月 6日,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闭的大连海洋大学校园内,师生志愿者推着满载的三轮车上坡,将物资送往学生宿舍。大连海洋大学供图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浙江宁波、温州、舟山等沿海地区,纷纷出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探索实践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为浙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蓝色空间和海洋力量。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我国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通道的出海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石浦海洋环境监测站迎战台风“烟花”。东海局供图

揽海天风云,问人间冷暖。从年初的海星暴发,到汛期防台风监测预报、冬季海冰预警,再到绘制漂流轨迹救助落水渔民……几百个基层台站和无数海洋预警监测工作人员,在困难中坚守,灾难中逆行,为海洋防灾减灾观天测海。2021年12月29日,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妈祖1.0’”(MaCOM1.0)正式发布。“妈祖”——寓意守护海洋安全,保护海洋环境。该模式是自然资源部海洋预报“芯片”工程成果,填补了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一项重要空白,采用全新物理框架,具有高并行扩展度、碳友好的特点,在气候变化评估、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2021年 7月 19日,参加第六届“山里孩子去看海”公益行动的学生们,在河北沧州走近大海。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宣传中心供图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一直在路上。院士入驻新媒体平台成为海洋科普“网红”,第五届全国公益净滩行动吸引了27个城市的万名志愿者参与,第六届“山里孩子去看海”公益行动去海边、到工厂、走进博物馆感受海洋的魅力。地球日、减灾日、海洋日……无不引发公众对海洋的关注与关切。2021年6月8日是第 13个“世界海洋日”和第 14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沿海到内陆,从“云端”到线下,从高校到社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各地开启。增殖放流、科普讲座、摄影比赛、网络直播、公益行动……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涉海高校、公益组织等齐发力,掀起爱海、护海、亲海的宣传热潮,为公众送上了一道“蓝色盛宴”。
……

元旦春节期间,一部名为《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的纪录片悄然上线,记述似水流年,却也年味十足。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海早就在那里,漫无际涯,神秘莫测。海上风云多变,却源源不断送来至味珍馐、生计和温饱。伴随日升月落与万家灯火,让无畏者以梦为马,四海为家……”

海味饺子劳小宴绘图